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
地图找房预约看房
您的位置: 住朋网>资讯>钦州> 2014经济指标增速居前列 今年钦州经济有哪些新动向?

2014经济指标增速居前列 今年钦州经济有哪些新动向?

来源:钦州日报作者:admin2015-01-01 09:53反馈/举报

    2014年取得了什么成绩?2015年定下了什么目标?全市改革有哪些重头戏?民生有哪些新看点?12月30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透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新动向。

    晒成绩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区前列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市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了“提速提质”的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区前列。提速体现在:GDP完成851亿元,增长10%,增速排全区第三,比去年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全区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0亿元,增长15%,增速排全区第三,比去年提高11.7个百分点,高于全区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亿元,增长13%,增速居全区第二;外贸进出口51.5亿美元,增长46%,增速排全区**;集装箱吞吐量70万标箱,增长16%,稳居全区**。提质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甚至快于经济的增长,预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5946元,比去年增加2281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9020元,比去年增加955元,增长1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的比重从24.1%下降到22.3%,第二产业的比重从42.1%上升至45.5%;经济发展的质量呈现向好势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从32.99%提升至33.74%,非税收入的比重从39.65%下降到38.27%。

    看发展  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会议指出,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不断显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多的困难。一是制约因素更多,工作更难做。新常态下,**加强宏观调控,节能环保、土地供应、财政金融等制约因素加大,争项目、上项目更难,既要加快发展、迎头赶上,更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二是影响更大,增长更难。我市属于后发展地区,经济刚刚起步,总量小,质量不高,基础薄弱,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大规模的投入与产出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进入良性循环仍需较长的时间,发展尚未进入常态,投资仍是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在此情况下,对我市的影响显而易见,加上长期依赖的劳动力优势、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正在弱化,新常态对我市的影响更大。三是群众期盼更高,工作要求更高。群众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对美好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日益重视。

    同时,我市也面临着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一是**把广西定位为“一路一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带动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必然会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如建设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等等。二是自治区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北部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如加快推进、加快打造高铁经济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开工南宁到钦州、吴圩至大塘的高速公路等交通项目,开展20万吨集装箱及航道、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将为钦州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带来投资、贸易、物流、旅游、消费等领域诸多机遇。三是我市已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拥有北部湾经济区*多的开放合作平台和**惠的政策资源。四是钦州的城镇化率46%,低于自治区(46.3%)和全国(55%)的平均水平,是差距,也是新常态下的巨大潜力。

    总体而言,新常态下,钦州机遇大于挑战。

    看改革

    以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动力以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钦州的**优势是对外开放。会议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向开放要资源,向开放要空间。要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着力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要以对外开放的视野和改革创新的理念,加快推进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区的申报工作,加快推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整车进出口口岸、台湾农民产业园等5个***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提升园区的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水平,努力打造对外合作新高地。

    按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市与园区的机制。建立健全市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联动机制,从多方面支持园区,促进市与园区更好地契合,一体化发展;主动对接,切实做好钦州保税港区的托管工作,加快推进钦州保税港区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对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市级行政审批权的全面授权和钦南区三个乡镇、两个村的托管,开展人事制度的改革,扩大港区的发展空间,激发港区的活力,促进港区“二次创业”,全面提升港区发展的整体水平。坚持问题导向,从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瓶颈问题改起,要敢于“刺刀见红”“割自己的肉”,切实采取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改革举措,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清理和下放审批权限,加快清理非行政许可事项,抓紧制定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在***重点园区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设立行政审批局;以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积极探索推行乡镇大部门制改革。

    着力推进“三农”工作,加快农村体制改革。总结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加快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立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加快推进丽光华侨农场、东风华侨林场改革,进一步户籍制度改革,开展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工作试点。

    着力壮大总量规模,大力培育发展非公经济。抓紧制定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定引导非公资本进入教育、医疗、文化、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和参与国企改革的具体工作方案,定期发布引入民间资本项目清单,推动非公经济投资集聚区和非公有制经济总部基地建设,深入实施非公有制强优企业培育计划,建立健全非公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扶持非公企业上市融资。

    着力创新金融服务,深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今年的金融改革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明显,我市获批实施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政策,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成为广西**的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并成功开展业务。2015年,继续突出抓好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扩大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争取自治区支持钦州先行先试设立民营银行、推动民营资本作为发起人组建村镇银行,探索推行PPP融资模式,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体系,加快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

    全面理顺市与城区、开发区的关系。积极推进扩权强区的改革,制定出台体制机制改革方案,激发城区、开发区动力活力,推动转型发展。

    定目标

     扩量提质 GDP增长10%

    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扩量提质”。“扩量”就是要壮大经济总量,力争实现“五个突破”,即:GDP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0亿元,港口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县域工业突破800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50%左右。“提质”就是要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努力实现可用财力稳步增长、现代服务业占比提升、城市建设更加美丽、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等,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会议提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港口吞吐量70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90万标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看动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目前,我市服务业仍是发展短板,在国民经济中仅占32%左右,比全国低14.1个百分点,但也是发展潜力所在。

    会议强调,要紧紧抓住自治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遇,围绕构建北部湾现代服务业中心,打造钦州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打造物流发展新枢纽。全面启动保税港区后方50平方公里物流园区的建设,积极配合北部湾港务集团加快与新加坡港务局和新加坡船务的合作,落实“穿梭巴士”计划,整合北部湾航线资源,开通新航线,努力实现今年集装箱突破百万标箱的目标。要全面实施促进口岸“大通关”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包括铁路集装箱办理站、20万吨集装箱码头和航道的前期工作、保税区港区铁路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平陆运河的研究,进一步提升港口承载能力,实现江海联运、海铁联运、海路联运;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商贸城、中国东盟农产品批发市场、红星美凯龙、深圳农产品钦州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专业批发物流项目建设,推动钦州以物流优势更加积极地融入区域合作竞争中。

    此外,还要打造滨海休闲度假胜地、人才集聚新洼地、特色健康养老基地,打造美丽生态钦州。

关键词:钦州经济改革2015您动向责任编辑:覃少波
  • 请选择意向区域
    • 钦南区
    • 河东新区
    • 钦北区
    • 钦州港
    • 中心城区
    • 滨海新区
    • 周边城区
    • 灵山县城南新区
F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