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放在子材大桥东侧服务站点上崭新的公共自行车。本报记者 敖帅昌摄
“看,好漂亮的新车!”8月23日上午,不少在江滨公园晨练的市民惊喜地发现,子材西大街东侧桥下,原本空荡荡的公共自行车停放点上,已经停上了一排崭新的自行车,橘黄色的车身锁在蓝色的停车位上,显得既美观又醒目。
今年6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钦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项目实施方案》,决定在市区建设“无偿使用1小时,超时有偿使用”的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分两期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200个、停车棚80个,运营公共自行车3000辆。
记者从钦州市市政管理局了解到,该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项目自7月初开始施工建设,截至目前,一期100个自行车站点已建设完成,并已进入自行车投放安装阶段,初步预计8月25日可进行试运行,并于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采用“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市民1小时免费骑用”的模式,选取国内具有丰富经验和较强实力的相应企业作为投资、建设、运营主体,企业以公共自行车车身和站点广告收费作为利润收益,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实施监督。
“公共自行车是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给市民使用,但是为了使自行车能够真正高效运转起来,达到快借快还的目的,我们采取的是1小时内免费使用,超过1小时的,按照1元/小时的标准收取费用,且**收费不超过10元钱。”市政管理局市政科工作人员覃文习告诉记者,已经建成的100个自行车站点在全市各个主要路段、人流量集中区均有分布,市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使用公共自行车:一种是长期使用,居民需凭身份证件到指定的服务点办理智能使用卡,办卡时要缴纳200元押金以及往卡里预存消费金额20元以上,即可方便取用公共自行车。市民无须再使用自行车时,可以办理退卡,押金及卡内剩余费用可以一并退还。对于市民临时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需求,后期还将会推出手机APP支付方式,“市民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网上支付方式,也可以租用公共自行车,但是用车押金可能会比长期办卡用户略高。”
据悉,办理公共自行车智能使用卡的服务点目前仍在筹备之中,并将择日向社会公布,届时,市民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前往服务点办理使用卡,抢先体验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