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行走自贸区·云上看广西——网络媒体大V解码广西自贸试验区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这一年来,钦州港片区新设立企业1913家(其中外资企业35户),新增企业3197家;新签约落户项目62个,投资总额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
2019年8月,广西自贸试验区获批成立,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涵盖南宁、钦州、崇左三个片区。其中,钦州港片区是广西三个片区中**临海、面积**的片区,占广西自贸试验区面积近一半,新一轮对东南亚的“博易”就此展开。
“广西自贸试验区**的特点是面向东盟,钦州港片区**的优势就是拥有中马‘两国双园’。”钦州港片区管委会班妮介绍,为用好这一平台优势,钦州港片区突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先试,不断强化中马“两国双园”合作,专门设立了联合理事会秘书处(对外合作交流局),深化“两国双园”日常联络和互动发展,支持燕窝、榴莲、棕榈油等马来西亚优势产品贸易。目前已有12家中外燕窝企业入驻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基地年加工燕窝能力可达500吨、产值100亿元人民币。
钦州港片区新设立企业1913家(其中外资企业35户),新增企业3197家,新签约落户项目62个,投资总额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目前,钦州港片区已有投资700亿元的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投资510亿元的桐昆钦州北部湾绿色石化一体化产业基地、投资220亿元的恒逸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项目、投资100亿元的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等13个“双百双新”产业项目落户并开工建设,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据了解,作为广西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自2019年8月30日挂牌成立以来,钦州港片区抢抓“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机遇,大力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一批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生根,一批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港口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投用,有力地促进了临港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下一步,钦州将从政策、改革创新权限、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着手,依托“两国双园”机制推动先行先试,探索建立与东盟合作新模式新机制,构建高效便利国际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探索建设中马“两国双园”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试验田。